:::

    最新消息

    :::

    《中外文學》106年九月號徵稿啟事--新公民運動中的藝術、政治、與文化

    徵稿訊息
    張貼人:網站管理員公告日期:2016-07-04
     

    新公民運動中的藝術、政治、與文化

    預計出刊:1062017)年 9

     

    亞洲近年社會改革與抗爭運動爆發出的創意,不僅展示出文化藝術改變人心取向與價值的能量,也同時體現出許多政治實驗的複雜過程,甚或導致新的社運和社群文化的形成。亞洲和世界上許多的改革與抗爭運動中,似乎都能看到文化、藝術與政治的結合。在過往的社會運動中,文化與身份政治、住房生活等權益、爭取民主等訴求,通常會被理解為互不相關、獨立的運動和議題。現在是甚麼因緣際會把它們連結起來,甚至令新的社會改革文化和意識形態族群得以形成?是否因新一代文化工作者積極介入政治?是社交媒體的出現催生了跨界別的互動?這些新的互動平台與「一起搞」DITDo It Together)的文化,能夠帶動新一代參與者去嘗試更多元的運動論述和方法,以及更深化的跨領域、跨階層等的聯盟和合作嗎? 

    面對新自由主義發展大幅度的空間改造,觀乎亞洲各地受都市更新威脅的城市社區和面對基建發展拆遷的農村社群等的運動,都多了採用文化抗爭與反思的維度。這些運動都不約而同地通過保育文化底蘊與生活方式,文化空間歷史的去殖與重塑,生態與文化社區營造等論述與方法去推展。

    反過來,像後殖民身份政治、表達與創作自由、文化政策改革與文化公民權的爭取等運動,也增加了空間政治的維度。重奪藝術、文化、社區、歷史的空間與物質條件,也都變成了文化運動實踐的手段與目標。文化運動都不約而同地通過重奪空間傳釋、使用、擁有權,爭取空間的開放性,民主參與規劃、設計、創建和改造公共空間等實驗去體現重塑、轉化、開創文化圖像,話語和記憶,以致空間、體制和政策等目標。 

    本專輯旨在探討文化、藝術和政治運動與論述具體地在亞洲產生的在地理論與實踐,並闡述它們重疊結合的脈絡、方法和理論基礎。題目可以廣泛地取材於不同規模與形式的文化、藝術和政治介入等,切入點也可以從文學、電影、視覺、行為、裝置等不同藝術媒介的參與、和文化研究、建築、規劃、地理、社運研究、文化政策研究等不同領域的不同批判理論去展開與結合。參考理論可以來自於但不限於以下學者:Chantal Mouffe, Ernesto Laclau, Alain Badiou, Jacques Rancière, Walter Benjamin, Gilles Deleuze, Félix Guattari, Jennifer Robinson, Ananya Roy, Wendy Brown, Michel Foucault, Mark Purcell, Verta Taylor, Hank Johnston, David Harvey, Neil Smith, Jamie Peck, Adam Tickell, Nik Theodore, Neil Brenner, Jeffrey Hou, Don Mitchell, Stephen Duncombe, Keri Smith, Kenneth Bailey, David Darts等。 

    有意投稿本專輯者請先儘量撰寫論文提要800字寄至本刊編輯部。完整論文截稿期限則為1052016)年1215日。(專輯主編:司徒薇、陳允中)


    論文來稿注意事項:

    1. 請一律另紙註明作者姓名、職銜、通訊地址等個人資料,正文中請勿附上足以辨識作者身分之資料,以利審查作業。
    2. 請務必提供:a)中英文關鍵詞 5-10個;b)400字以內的中文摘要;c)200字以內的英文摘要;d)論文英文標題;e)作者英文姓名拼法。
    3. 除非專題編輯另有要求,論文正文字數限制一律為一萬字至兩萬五千字。
    4. 論文審查錄取與否均將專函通知。本刊不接受一稿兩投,故未獲知結果前如欲另投他處,請及早通知本刊撤銷投稿。
    5. 若為專題投稿,請注意截稿日期;若為一般論文投稿,則無截稿時間。
    6. 論文撰稿格式,請見本刊論文體例。(台大外文系首頁:http://www.forex.ntu.edu.tw/main.php,進入後請點選中外文學)。
    7. 投稿請寄:台北市106羅斯福路四段一號台大外文系中外文學季刊社,或以電子郵件附件方式寄至forex@ntu.edu.tw(請務必註明「投稿中外文學」)。


    最後修改時間:2016-07-04 PM 2:36

    cron web_use_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