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消息

    :::

    「物件共和國」系列論壇活動 第三場:文學與物

    其他訊息
    張貼人:網站管理員公告日期:2016-04-01

    比較文學學會主辦的「物件共和國」系列論壇活動第三場,即將於4月30日(週六)下午2:00-5:00臺灣大學校史館(舊總圖)一樓外文系會議室舉行,主題為 [文學與物]。兩位主講者和與談人,為對此議題夙有研究之台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孫松榮教授、台灣大學外文系李紀舍教授,與談人為淡江大學英文系涂銘宏教授。歡迎踴躍報名參加!

    「物件共和國」系列論壇

     

    主辦: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

    協辦:臺灣大學外文系

     

    晚近人文思潮的重要轉折是本體轉向(ontological turn),其一大發展可說即是近來各種關於物(包括物件與物質)的存在與能動樣態的新興論述。這一走向整體而言是與主體和人類更進一步的脫鉤,但不如先前批判理論主流偏向否定或解構式反本體,而是嘗試以正性、非否定的方式,訴諸科學與科技研究、本體論哲學等,架構出一個物的動態關連世界。從分子尺度的碳、環境賀爾蒙,到一般物件尺度的棉花、保特瓶,再到如大氣與洋流等超大尺度物件,這些物不再被視為主體相關項或者被動的客體,而是構成多維度的物生態,與各種存在交織成更為複雜的生命與生態系統。但本體轉向另一邊的核心關注即是美學、感受等微細存在層面,亦即當代文學、音像、藝術等「文化」表達也轉向生命或存在實踐,將作品置入更大的能動網絡、感知組裝、物件生態、本體連結等。因此,不論對思想或創作而言,物存在或物生態是當代人文的一大課題,其重要性多端,如想像、構作一種存在「全球性」,或物件參與式民主,以抵抗並越過資本與人類的全球化等。有鑑於此重要議題,比較文學學會規劃本「物件共和國」系列論壇,邀請相關學者與藝術工作者,進行不同面向的探討與交流,以打開、深化、擴延此議題的意義與效應。

     

    地點:臺灣大學校史館一樓外文系會議室

    時間:2:00-5:00 pm

     

    場次與主題:

    2015/12/26 物的生態

    主講人:林建光、蔡振興。與談人:李育霖。

     

    2016/04/30 文學與物

    主講人:孫松榮、李紀舍。與談人:涂銘宏。

     

    2016/06/25 藝術與物

    主講人:高俊宏、黃建宏。與談人:劉紀蕙。

     

    ※活動報名系統網址:http://goo.gl/forms/S3f0ZKHyct

    ※「物件共和國」系列論壇活動官方網頁:http://claroc.tw/clarocforum2015-16

     

    最後修改時間:2016-04-01 PM 12:38

    cron web_use_log